什麼是網球手?

How to treat it on my own

如何處理網球手痛?

為了減痛,一般醫生可能會為患有網球手的人提供消炎止痛藥。

然而,除了藥以外,一般有什麼方法去處理網球肘?在家中,我們又有什麼治理方法?

網球肘處理方法

#1 方法一 休息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或許這是眾多個解決方法唯一一個最困難的事情 – 那就是休息。可是,要讓肌肉能好好復原,休息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那怎麼辦?

可以考慮以下的方法!

#2 方法二 冰敷

冷敷治療有助減痛 ,也能幫忙消炎。

(注意,有部份身體狀況的人士是不適合冷敷,請跟你的醫生或物理治療查詢)

每天進行1-2次冷敷,每次約十分鐘,能有效減痛。

(注意:每次冷敷最好相隔1小時,以免過凍)

#3 方法三 工作和運動前要有足夠熱身和伸展

在運動前,熱身運動是必需的。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體力,那伸展更加是必需的。

正確的伸展動作能有效預防肌肉拉筋。

*注意!如果你伸展期間手肘感到痛楚,請停止伸展並向你的醫生或治療師查詢

#4 方法四 網球手護肘

網球肘大致上可見兩個類別 

  1. 網球肘 – 護肘束帶
  2. 網球肘- 肘關節加壓帶

 

兩種類別都有助減低腕部肌肉壓力。(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 muscle 橈側伸肌短肌)

 

如果使用網球肘護肘束帶,就必須跟據說明書,將束帶縛在正確位置之上。位置大約是手踭一吋以下。

#5 方法五 網球肘護肘

當一個人的肩部肌力不充足,活動時就會依靠小肌肉。

物理治療師會幫忙進行肌肉活動分析,去了解是否附近的肌肉肌力不足、握力不足、技術錯誤而構成網球肘。

如果你相信是某一項慣常活動是與你的肘痛有關 (例如球類運動),不防為你的治療師提供你的活動video片段也可。

#6 方法六 超聲波

透過高頻率的震動,超聲波治療有助增加局部位置的血液循環,加快創傷後的復原。

在超聲波的治療中,病人一般不會感到有特別的感覺。坊間出現不少自攜式的超聲波,可是有些身體狀況人士是不適宜採用超聲波,還是建議大家跟物理治療師了解自己是否適合進行該治療。

#7 方法七 電療機

TENS 電療機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是其中一個物理治療方法。治療師會在手肘位置放上一對碳片,以低電電流進行減痛。因為在坊間也可以自行購買類似的止痛電療機。我們建議有興趣使用這個電療方法的人士,還是應該跟物理治療師溝通,確定自己沒有帶有電療的禁忌,以及學習碳片正確的擺放位置,才好自行在家中進行治療。

#8 方法八 上肢的運動

當網球肘的痛楚消退後,長遠來說,我們還得建立上肢有足夠的力量和肌肉柔軟度以預防再有網球肘的發生。這包括:

  1. 腕部伸展
  2. 二頭肌伸展
  3. 三頭肌伸展
  4. 強化握力力量
  5. 強化肩關節旋轉肌的力量

網球肘是什麼?

網球肘,英文Tennis Elbow。也有人稱為網球手。

網球肘一般指手肘痛。

在醫學的百科字典裡,也叫 lateral epicondylitis. 字尾的[itis], 也就是含有發炎的意思。(就像dermatitis, bronchitis…都是itis字尾,有發炎的意思)

而發炎的肌肉,是負責幫我們將手腕部做伸的動作,名稱為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 muscle. 

網球手的痛點在哪裡?

當我們站立將手板反向前,手肘的外側部份,也就是前臂的外側上髁。( Lateral epicondyle of forearm)

網球手有什麼徵狀?

  • 難以握緊物件
  • 難以提起重物
  • 手肘感痛楚

為什麼會叫做網球肘?這痛症跟打網球有關嗎?

大約140年前,有一位德國的醫生先將這個肘部痛症稱為網球肘。

之後,有另一位英國醫生在一個醫學雜誌上再次提出”the lawn tennis arm”這個名詞。

一般來說,這類的網球肘是跟重覆性的「反手拍球」動作有關。

導致網球肘有什麼成因?

  • 重覆性地將手掌向上翻
  • 重覆性地將腕部向後伸

網球肘要多久時間康復?

網球肘可能需要一個月至一年的康復時間。

儘管如此,不少人認為凍敷、包紮、和藥物都可以於早期有效地控制痛楚。

有什麼情況可能錯判為網球肘?

  • 由頸椎引發的手肘痛
  • 三頭肌發炎
  • 骨折

如何避免患上網球肘?

總括而言,要適當運用手部握力才是最佳做法。要避免患上網球手,可參考以下的方法:

1. 進行體力操作及運動前,要有足夠時間伸展手部。

2. 檢視握法是否正確

  • 保持腕部伸直
  • 五指緊握工具
  • 重新調整手握位置以減少不必要的壓力
  • 盡量善用工具和推車
  • 考慮在工具的手握位置上包上防滑貼
  • 避免過度用力
  • 避免重覆性的動作

一旦用了正確的握法,身體便會傾向用大的肌肉,例如我們的肩膊和手臂的肌肉,而非依賴小肌肉,如我們的手指、手腕的小肌肉。

3. 肌肉鍛練

  1. 腕部伸肌
  2. 腕部屈肌
  3. 前臂旋前肌
  4. 前臂旋後肌
  5. 握力
  6. 手指伸力

4. 按摩

如果進行一些工作時,握法錯誤,除了周邊肌肉不夠力量外,也可能是部份肌肉過度緊張。

將過度緊張肩膊,手臂的肌肉按摩舒緩,也許會能減低緊握物件時帶來的痛楚。

Have you had painful elbow? Which modality you find is most effective?

Leave your comment below!

近期評論
5/5

發佈留言